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正文

民族艺术研究院第十二期研究生“读书会”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活动海报


01活动开始

2023年10月30日上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在图书馆会议室举行了第十二期读书会,围绕罗伯特·莱顿的著作《艺术人类学》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民族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迟燕琼,教师张丽、雀宁、郭瀚繁、肖李、史莹子、董晓辉,民族艺术研究院2022级、2023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以及本校其他院系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张丽博士主持。

02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读

    在导读环节,张丽博士简要介绍了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从学科背景出发,回顾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从研究范畴和学科范畴说明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两个向度。随后从全书的内容框架、学术亮点、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提炼。最后,张丽博士与大家分享自1992年第一本艺术人类学译著在中国面世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并以时下艺术人类学学科关注的焦点话题为引,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

(二)主题发言与教师评议

    读书会上,四位同学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以及研究方向,基于《艺术人类学》一书中的理论观点作主题发言。在场的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到各个互动环节中。

杨英同学透过《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以“集体记忆”为线索,探讨了民间艺术“苗绣”的生成机制及传承发展的相关问题。尚祉琪同学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从木版年画的创作题材、文化特征、流通手段三方面分析了该民间艺术形式在推动当地世俗文化发展的路径和贡献。石昊沅同学分享了自己运用书中的“图像学”方法进行的关于“尼西黑陶”纹饰图案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研究,并基于自己的田野调查实践,阐述了结合“图像学”方法和“视觉民族志”方法对民族艺术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及进步意义。字卿同学以“文化生态壁龛视角下傣族象脚鼓制作工艺的传承研究”为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文化生态壁龛”理论作为切入点,对傣族象脚鼓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整个读书会过程中,多名同学就主题发言内容以及《艺术人类学》的读后感悟进行互动和交流,雀宁博士、郭瀚繁博士、肖李博士针对现场同学的发言和讨论逐一做出了点评。

最后,张丽博士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再次强调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研究者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发生及其意义的独特手段,鼓励同学们要走向田野,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工作,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经过三小时的讨论和交流,民族艺术研究院第十二期读书会圆满结束。

03发言摘要

杨英同学

结合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以及两个版本的《艺术人类学》之理论逻辑出发,将艺术放置于社会集体延续变化的语境中,去探讨以集体记忆为线索的某类艺术的形成机制。中国民间艺术特别是地处偏僻、交通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艺术,与罗伯特·莱顿所研究的“小型社会的艺术”的形式和特征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时间的长河中,民族的集体记忆逐渐产生并不断受多元的、复杂的、变化的社会因素影响,以不同的群体单位继承着群体记忆。在不同时代或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如何构建当下和过去的集体记忆并反映在艺术媒介上?在共同的时代条件下,虽然个体的记忆具有特殊性但同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他们背后那共同的集体思想内核,又是通过什么“仪式”途径实现个体间的交流,从而更新建构当代的集体记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民族艺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尚祉琪同学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是人们了解吴地民俗风情、世俗文化的重要资料。它反映了特定时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生活诉求,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记忆,构成了地方性的精神文化特征。桃花坞木版年画对吴地世俗文化发展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二是鲜明的市民文化特征;三是形式多样的流通手段。正因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形象生动、内容通俗易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流传即使教育程度有限的人,甚至是不通文墨的人也能充分理解和分享其中的信息,所以在古代社会书籍媒介传播的同时,通过年画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和大众传媒途径,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伦理教化功能,使得封建人伦道德、家族观念、民族意识得以凝聚与强化,它所显现的,是民众及其生活中最为朴素的审美意识,是他们生活理想的具象体现,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属于人民的,它生存的土壤就在民间。

石昊沅同学

罗伯特·莱顿的《艺术人类学》是一本以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艺术的人类学著作,论著中有着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第三章艺术与视觉交流中着重说到了艺术在视觉表征层次一系列特征。借以书中用到的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尼西乡的非遗——尼西黑陶进行图像学分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剖析尼西黑陶的图像学意义,以期望能对尼西黑陶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而在当下的时代,图像的、视觉的民族志作为人类学研究方法,被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采纳和运用。在早期的民族志实践与田野调查中,摄影技术作为实证主义最好的代言人,充当了补充传统词句结构的文本民族志最好的选择。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汇聚最为丰富的省份,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传统的民族志书写方式也随着时代共同进步。作为视觉人类学研究手段的影像民族志明确表征民族志书写的“视觉化转向”,影像的手段成为了人类学领域最不可忽视的存在。

字卿同学

罗伯特·莱顿在《艺术人类学》主要论述了小型社会中艺术的功能、风格和创新性,还关注到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将理论和田野案例结合等问题,虽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对于当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则具有不可代替的实践启示。同时,“艺术人类学”拓展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研究方法,如跨学科研究范式、注重田野考查,聚焦当下、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密切关注当下中国的艺术实践,将艺术放置于文化语境中进行探讨等。非遗的保护一直是艺术人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此,我以“文化生态壁龛”理论介入国家级非遗傣族象脚鼓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田野调查、文献综述来对文化事项所存续的文化生态空间进行整体性观照,探索其在原生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建构出由“原生态”到“衍生态”的发展模式,实现其在地化的活态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