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民族艺术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与理论范式——尚美讲堂第十七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15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主讲人简介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天池学者、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在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疆历史与文化等领域富有学术造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新疆民族艺术与国家认同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6项,代表作有《中国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论》《中国跨界民族》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二、讲座纪要


20231259:00,民族艺术研究院尚美讲堂系列讲座第十七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王建民主讲,讲座主题是《民族艺术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与理论范式。讲座由民族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迟燕琼教授主持,民族艺术研究院教师代表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建民教授从各国对民族艺术学的概念界定为切入点,聚焦于国际视野与理论范式,对学科与概念进行深入探讨。民族艺术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在民族艺术概念界定方面的讨论,关注国际学术界关于民族艺术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的转换,对于中国民族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民族艺术学作为一种理论建设,关乎正确引导民族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体现民族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民族艺术”这一核心概念术语如何理解、如何界定、如何使用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民族”与“艺术”两个概念歧义纷呈,争论杂驳。不同学科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认识与界定也有所差异。概念差异在世界各国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也与语言的差异有关,需要进行语言及其文化语境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王建民教授围绕英语、韩语、法语、日语对民族学概念的定义进行了重要探讨。牵涉到对“民族”的认识,“艺术”的认识,第三学科界定等方面。民族艺术学界定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也曾经有过“广义民族学”的艺术民族学提法,在艺术学立场研究民族艺术,将民族艺术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跨学科民族艺术学。民族艺术在交流互鉴,民心相通的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要在坚持文化自信基础上不断推动民族艺术研究和交流的国际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作出自己的贡献。王建民教授在理论高度之外还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观点,为民族艺术学学科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学术思考,对于民族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讨论交流中王建民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民族艺术研究问题作出了阐释和理论指导:了解世界各国民族艺术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需要持续的深入探讨的课题,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达成对于民族艺术学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迟燕琼教授作了总结并向王建民教授表达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学术交流合作,为我们师生提供理论指导和学术指引,开阔学术视野,启迪学术思考。

初审:董晓辉

审核:陈春芬

终审:迟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