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第十七期研究生读书会民族艺术研究院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6-07 [来源]: [浏览次数]:

(活动海报)

   01活动开始

202465日上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在学生心理中心举行第十七期读书会,围绕瓦尔特·本雅明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展开了交流与讨论。民族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迟燕琼教授,教师郭瀚繁、雀宁、肖李、张丽、郝帅,民族艺术研究院2023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读书会由郭瀚繁博士主持。

02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读

会议伊始,郭瀚繁博士简要介绍了本雅明及著作背景,讲解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引申出“灵韵”、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感知方式的变革等重要核心观点。随后讲述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艺术从精英化、贵族化走向民主化、大众化的趋势,指出本雅明的观点具有前瞻性、连贯性。最后,郭瀚繁博士表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与艺术革命,浸透出强烈的现代精神,受到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启发,将艺术视为一种生产方式,探讨与技术的关系,发掘其政治功能。

 (教师导读)

  (二)主题发言与教师评议

许明、曹笑笑、李浩鹏、孙明琳等六位同学基于本次读书会的主题结合自研究方向分别作出精彩发言,现场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中。

许明同学以版画为研究对象,从机械复制对版画艺术的影响及对机械复制的反思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曹笑笑同学以戏剧为切入点,围绕机械复制时代下的戏剧表演展开分享,并阐述本雅明的“韵味”与布莱希特的“共鸣”二者的联系;李浩鹏同学透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提出机械复制技术对大众艺术欣赏的影响;孙明琳同学从非遗文化历史角度,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原真性进行分析。

讨论环节中,杨萧同学分享了个人心得体会,认为尽管技术革命给艺术领域带来冲击与挑战,但从艺术家创造性角度出发,艺术品具有新的意义,而所谓的“灵韵”并未消失。钟书洋同学就读书会的感悟发表个人观点,认为电影是对光韵的重构,镜头的创造方式是不可复制的。

(学生发言)

读书会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探讨,与会的五位老师针对现场同学们的发言和讨论逐一作出交流和点评。最后郭瀚繁博士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强调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好学业规划、开阔自我的学术视野,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以提升学术水平。经过三小时的讨论交流,民族艺术研究第十七期读书会圆满结束。

  (师生合影)

03 发言摘要


        01许明

  机械复制对版画艺术的影响是复杂和多元的,既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也引发了关于版画本质和价值的新思考。阿多诺指出:“在机械复制时代,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和侵越,使艺术失去了它一贯的个人技巧化的痕迹,从而遭遇了灭顶之灾的命运。”工业化时代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看法,版画的复制性本就是一大特点,但因为这种复制中带有商品属性而使得艺术市场对此评价褒贬不一。部分创作者对于机械手段的过度依赖,对传统版画技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版画原本的价值,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灵韵”,作品中拥有这种“灵韵”,才能让版画的复制不完全被机械复制所代替。版画原有的复制特性是特殊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同等的价值,相对于复制版画来说,原创版画或创作型版画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艺术家可以运用现代的机械复制手段来代替手工劳作,把这种技术行为当作传达精神追求的手段,才能实现传统版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2曹笑笑

本雅明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机械复制技术消除了传统艺术的唯一性和距离感,导致了艺术的光韵”消逝。这种技术革命不仅影响了电影等视觉艺术形式,也逐渐渗透到戏剧领域。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变得可复制,从而削弱了艺术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在戏剧表演中,其艺术特征为即时性、现场性和互动性,而机械复制时代的戏剧表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三大特性。尽管如此,本雅明提到的“韵味”与布莱特所解释的“共鸣”在思想上是共通的。与此,在机械复制时代,戏剧表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戏剧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作品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极为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光韵”和独特性。

       03李浩鹏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在20世纪关于复制技术对艺术发展影响的重要论述作品,其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生产方式、电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艺术品的复制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深入解读,总结本雅明的艺术思想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启示。在本书中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剖析,从艺术品的复制技术到艺术品的原真性到艺术品的光韵,本雅明虽然提出了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消极性,但是,随着数字复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复制品与艺术原作之间不再具备明确的界限,也被大众所接受,成为艺术创作未来不断发展的一个方向。

       04孙明琳

   我今天要分享的书目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内容有作者介绍、出版背景、主要内容、原真性四个方面。本次分享的重点侧重于原真性,从本书的原真性出发,介绍了原真性的内涵。同时进行了拓展,联想到了陈勤建的《回归生活—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非遗原真性,阐释了原真性的内涵与特点。展示“中国压缩包”—锦州凌海九华山公园照片,分析原真性在非遗中的重要性。

        05杨萧

  本雅明在《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中提出了“灵韵”这一概念,用以描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他认为,艺术作品的灵韵不在于它的物质形式,而在于它所传达的独特的情感、意义和精神内涵。将视角聚焦于后现代时期的艺术,我们不难有一种感觉,大量的媒介介入艺术,让艺术本身的灵韵消失殆尽。但回归到“灵韵”这一概念本身,其核心在于人,在于人的创造,在于人在创造时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当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有创新性的表达,创造性的转化,并且让艺术品自身表达了新的观念,具有了新的意义,其实灵韵就没有消失。这一点在电影艺术中就有很好的表达,当文本被转化成电影,导演用蒙太奇的叙事结构重新塑造了文本的叙事结构,就体现出了艺术作品创造性的表达和精神内涵的输出。至此“灵韵”本身得到了再次的升华。

         06钟书洋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电影是对灵光的压制。但从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影实则是对灵光进行重构。这一点体现在电影中长镜头的运用。本雅明认为电影对灵光的消解主要原因在于电影消解了观众凝神的性质,而与之相对的戏剧则能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投身于戏剧中。然而电影中的长镜头也能将观众注意力投射于画面中那个“此时此地”的景物之内,使观众解读镜头语言,体悟言外之意。以电影《四百击》为例,电影结尾男孩逃出少管所不停奔跑的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却也让观众身历其境地感触到少年对自由的渴望。另外电影的媒介虽然是可复制的,但是电影中镜头拍摄手法却是不可复制的,这一点也使得每一部影片的导演都有自我的镜头语言。因此,后期电影创作手法的发展是对灵光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灵光”的内涵。

排版:罗仅茂

文字:曹笑笑

图片:石昊沅

海报:吴晛

审校:董晓辉 史莹子

审核:陈春芬

终审:迟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