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下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在学校图书馆会议室举行了第6期研究生“读书会”活动。本次活动由雀宁博士主持。
活动围绕美国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的著作《艺术即经验》展开了读书分享与交流讨论。民族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迟燕琼教授、郭瀚繁博士、肖李博士、郝帅博士以及民研院2021级、2022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迟燕琼书记回顾和总结了民族艺术研究院发起和举办的前5期研究生“读书会”活动,充分肯定了研究生“读书会”活动的意义,积极评价了民研院师生对该活动给予的支持,并祝愿“读书会”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随后,雀宁老师以现当代西方美学各流派的兴起为背景,简要介绍了杜威的生平以及《艺术即经验》的主要内容,然后从近代西方哲学史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出发介绍了“经验”一词的基本含义,从弗朗西斯·培根谈到大卫·休谟,从笛卡尔谈到莱布尼茨,之后把落脚点放在“讲不完的康德”身上,最后回到本次活动所讨论的著作《艺术即经验》中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同学们围绕本次“读书会”的主题展开了积极的发言和讨论。
和洁同学认为杜威强调了经验的完整性、连续性与积累性,她以“舞踏”为例,提出了杜威经验论的主体完整性建构对于民族艺术中身心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苏嘉禾同学分享了自己在“艺术与文明”章节中获得的感想,通过对魏晋时期清谈与经变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认识,指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具有连续性,即印证了杜威“一个经验”的理论。
姚煜同学认为,“文本因素”和“接受者”两个因素造成了“理解即误解”。他举例,国内一些学者对实用主义美学的“理解”正是构成鲁迅“误解”的前提,“理解”正等价于“误解”。
邢宇婷同学通过阅读《艺术即经验》,谈了自己对《舞千年》的认识,她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倡导者,应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发挥艺术的外交功能,以极具特色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
活动最后,三位青年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和讨论作了点评。郝帅老师首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谈到哲学对于学习、研究和写作的诸多益处,最后全面、细致地点评了同学们在读书会活动上的积极表现。肖李老师认为研究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读书会”活动则是非常好的提升机会。郭瀚繁老师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期望同学们珍惜“读书会”的机会进行更多的交流。最后,雀宁老师感谢了三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并且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读书会”活动中再接再厉,充分利用“读书会”活动不断提升自己。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发言和讨论,民族艺术研究院第6期“读书会”活动圆满结束。
附:发言摘要
和洁同学:
杜威强调了经验的完整性、连续性与积累性。继承了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杜威对经验的连续与完满的强调与詹姆斯的“意识流”有共同的哲学观点:意识不是当下的一个瞬间,而是如流水一般交织着过去的回忆、当下的判断和对未来的推理。杜威还强调创作经验与接受经验的统一,doing与undergoing在肯定创作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审美主体对于艺术参与的能动性。日本“舞踏”与杜威经验论共同驳斥了传统的身心二元论,消解了身心对立的观点,否定身体是心灵的表现工具,强调对内在世界的感知,其中舞踏通过身心感知的训练使舞者达到完满的身心统一。杜威经验论的主体完整性建构对于民族艺术中身心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苏嘉禾同学:
在《艺术与文明》中杜威认为:“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依赖于文化朝着一种态度的变化,这种态度被认为是文明的基础所固有,构成了有意识的信仰与努力的根基。”基于杜威的观点,进一步认识到魏晋时期的文化朝着游戏性的态度转变。然而,这种游戏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游戏。在这种游戏性的态度下产生了清谈这种贵族高雅的游戏,也促进了经变这种通俗游戏的产生。通过对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了解,认识到清谈是贵族渴望获得秩序的一种外在体现。这种心理与行为也引导了底层群众的审美倾向。最终使得大乘佛教在吸收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能够满足底层群众游戏幻想的艺术形式——经变。通过对于魏晋时期清谈与经变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认识。印证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具有连接性的“一个经验”理论。
肖寒同学:
今天要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将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一书与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苗族银饰相结合——从“艺术即经验”看待苗族银饰的审美。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是如何理解“艺术即经验”,它是指艺术作品与日常经验之间有一种连续性,所谓连续性就是艺术作品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艺术作品是日常经验的延续。其次是介绍苗族银饰的审美与日常经验的连续性,可从精神、巫术、民间故事以及节日四个方面来说明湘西苗族银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湘西苗族银饰如何延续日常经验,并体现不同的审美文化。
周阳同学:
“人类世”就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之下,人类逐渐意识到人类本身的自然力量已经无法面对技术世界带来的那种巨大暴力,技术统治压倒了政治统治。原本掌握话语的宗教领袖与哲学家也在这种转向之中失去统治地位,技术似乎成为了新的统治者。“人类世”下技术人类的新的审美经验也大量从此获取,包围在“活的生物”周边的环境已然成了受资本控制,基于现代技术平台所营造的,图像和影像作为表象的环境,这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环境的异化环境。要打破基于现代技术所受到的审美缙绅化,首要就是个体需要脱离现代技术的奴役,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感知去获取经验,找寻新途径由个体/社区自身去发声,将审美政治化,重新分配共同体内部的可感性,打破原有通过精英话语体系所架构的审美体制,营造一种所谓“审美配方”的秩序,在这套秩序中,个体的理性是时刻被激活的,允许歧义的存在与话语的充分彰显。
姚煜同学:
鲁迅与国内一些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面对同一种现象——观看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学者对鲁迅的看法产生了“误解”。这些学者对实用主义美学的“理解”正是构成对鲁迅“误解”的前提,他们的“理解”正等价于他们的“误解”。此外,例如作为校园文化的“兰大为美”,田晓菲在《秋水堂论金瓶梅》对“武松杀金莲”桥段的解读等等都能说明“理解即误解”。而造成“理解即误解”的原因至少由两方面构成:第一,文本因素;第二,接受者因素。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有其自身不容否定的价值。“理解即误解”只是在特定语境中才能够得以成立。如果一味放大“理解即误解”,将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交流将变得不再可能。总之,如何看待“误解”以及它与“理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熊妮同学:
杜威在书中谈到恢复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连续性,第二个层次是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之间的连续性,二者的分化对于艺术的发展来说是灾难性的,前者失去了大众,后者失去了品味。而杜威又赞扬了原始艺术具有审美的艺术内涵,它不具有今天类似的集体裸露表演的粗俗性,这里就看似是肯定了既优美又通俗的雅俗共赏,而否定了雅俗分赏。但雅俗文化的分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无法避免,我们更无法回到原始艺术中去。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就会有雅俗文化的对立。基于对此的思考,表达了当下存在的雅俗文化问题、中国戏曲的雅俗转化问题以及雅俗共赏还是雅俗分赏的问题。最后想提出的是,青年学生更需要雅文化。
邢宇婷同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倡导者,应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发挥艺术的外交功能,以极具特色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我的发言以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为切入点,从历史文化、舞蹈作品、科技赋能等角度阐释中国舞蹈形象的构建与表达,进而提出舞蹈作为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通过直观的艺术形态引发观者内在情感共鸣,在跨越政治壁垒、消除文化偏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彰显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
初审:董晓辉
审核:陈春芬
终审:迟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