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下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第十一期研究生“读书会”活动,本次“读书会”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进行分享与交流讨论。民研院党总支书记迟燕琼、教师郭瀚繁、雀宁、肖李、郝帅、张丽、史莹子、2022,2023级全体研究生以及其他教学单位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读书会”,活动由郭瀚繁主持。
会议伊始,迟燕琼书记强调了毛泽东《讲话》对艺术研究、批评、理论的重要意义,强调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下,文艺创作要为政党、为文化强国建设服务。
随后,郭瀚繁老师从介绍《讲话》的背景及内容入手,分别阐述了其历史地位与启示,同时延伸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最后就当下艺术实践展开了人民性及时代性的探讨,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讨论。
同学们针对毛泽东《讲话》展开了积极发言。杨清舒同学以当下舞蹈创作中“人民性”的体现为题做出发言;李靖智同学对云南富宁壮族布瑞壮族刺绣图像进行阐述;邢宇婷同学以云南瓦当为对象,探讨其对当代城市艺术设计的启示思考;苏嘉禾同学从“国潮”入手,阐述了当下敦煌舞谱研究的相关问题;陈文正同学从艺术的“人民性”出发,对少数民族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提出发问;李林翰同学对《讲话》中提出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展开自己的思考;张先京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现当代传统美学的影响问题提出自我的见解。同学们积极踊跃讨论,五位老师针对在场同学们的发言逐一做出点评。
最后,郭瀚繁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强调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做好学业的规划、需具备哲学性、美学性及艺术性上的思考,开阔自我的学术视野,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以提升学术水平。
发言摘要:
杨清舒:从主题立意中人民生活的体现以及形象塑造中审美距离的拉近两个方面探讨舞蹈创作中“人民性”的问题。近三届荷花奖获奖的部分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表现人民生活图景以及当下精神生活状貌,编导家们更加深入理解并表达文艺创作中的人民立场,贯彻走进人民生活,为了人民,表现人民,在人民中提炼的创作方式;国潮舞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动”的样貌展现于大众视野当中,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两创发展和与观众审美心理距离的拉近都是对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当下各类舞蹈创作已体现出深刻的“人民性”,同时“人民性”也在与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相结合发展。因此回顾讲话精神,是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中再出发,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进而促进新时代文艺的前进。
李靖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是革命战争的主力,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在行动上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表现工农兵群众,去教育工农兵群众,如此,文艺才能成为正确解决的关键。云南富宁布瑞壮族刺绣是人民的物质生存需求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审美观念的融合,它作为曾经富宁县壮族布瑞的大众艺术的,人民性是其繁荣的必然结果,但其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走向工业化、多样化、小众化和趋同化,它的转变意味当地壮族人民传统思想、审美观念,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人民性的缺失是其产生传承的危机原因之一,它需要被重视,寻找其自身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投身到这项工作中,为富宁地区的民族文化艺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邢宇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艺术的主体性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人民城市理念。近些年,城市艺术设计逐渐成为主流,而中国城市设计更不应一味模仿西方,因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获取能量,因此云南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能够启示城市艺术设计提取地域特色、融入传统人文精神、连贯城市意象,从而在人民与城市之间形成正向反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苏嘉禾:从《讲话》中的人民性出发,通过对《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具有国潮元素的出圈舞剧来看,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已成为了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对传统舞蹈舞容的研究能够助力文化复兴与文化认同。敦煌舞谱作为唐五代时期群众舞蹈艺术的遗存,其具有巨大的发掘价值,但由于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不足,使其难以展示其全貌。如今我们可以乘着国潮繁盛的东风,推动敦煌舞谱研究,助力文化复兴与文化认同,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
李林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对于艺术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对党的建设具有历史性的作用。至今仍然是中国艺术创作,践行人民艺术道路,发扬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导性思想。特别是立场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党的执政地位,发扬党的先锋性对文化发展方向、文化自信具有恒久的历史价值。福柯在《历史与人民的记忆》中明晰的指出人民的记忆往往通向真理的道路,即使人民的记忆会有偏差但往往是通向真理的方向,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对于人民的记忆与人民的文化是需要在特定的历史结构中才能成为通向真理且具有普遍意义,并连接着普遍大众所共通的文艺取向。在现当代后冷战的时代如何开辟一条崭新的人民文艺道路,凝聚起新世纪的普遍性人民理念是当下需要思考和寻找的出路,在新时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复兴的加持下,人民概念的回归和人民艺术的创作是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
陈文正:立足人民性,做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但是,人民这个词虽然有着明显的边界,他的内涵所包含的人群是非常广泛的,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人民指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这包含了很多社会阶层和各种社会群体,他们在艺术上,由于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民有着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成长经历、内在性格,其内在艺术审美取向是存在个性化差别的。但是受制于社会语境和话语权,艺术的人民性的外在表现的审美取向往往趋向精致化,精英化,那么人民审美中的个性化形式,粗野因素,在我们倡导人民性艺术的同时是否应得到同样的重视?第二个是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人民的艺术形态可能是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是不精致的,是粗野的,是被更广大人民群众所难以接受的,同时现在有出于各种原因介入当地、介入当地艺术的外来艺术家在他们介入这些艺术的同时又容易造成文化失真,产生出水土不服,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形态,该如何平衡这个问题?
张先京:关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现当代传统美学的影响,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而且广远的过程,对于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还是一个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都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和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继而思考将其纳入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可以概括成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观与异化理论。第二,关于“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以真善为内容的形式的规律。第三,关于未来的指向。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为了解放人自身。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认为这种美学感性能力的丰富展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自相矛盾的,只有通过某种颠覆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努力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正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理论,它真正代表的是一种怎样使未来成为可能的理论和实践,代表着一种内容与形式相交融的崭新的崇高形式。
初审:董晓辉
审核:陈春芬
终审:迟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