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正文

尚美讲堂第十九讲:《艺者,农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7-08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514日,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彭兆荣在云南艺术学院公教楼B301为民族艺术研究院的教师和全体研究生作了艺者,农也”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中国农耕传统中“農—藝”的本来、本义、本源、本象、本真,探讨“農”与“藝”的深层关系,并告诫青年学子“切不可因‘Art’而废‘藝’”。彭兆荣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以幽默的“讲故事”方式,从文明背景、文化逻辑、风土知识、经验技艺四个层面深入阐释了藝从農来”的文化观点,在轻松愉悦的讲述中,展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学术洞见。

彭兆荣教授从汉字源流演化、字形构造进行分析,认为“農”之本义都与农耕之开垦锄草有关,“农”与田作农耕之务相属。他强调,中国以农耕为传统(本源),以农务为正统(正—政),以农业为“社稷”(国家)。艺(藝)之本义,农是为源、为根、为脉。彭兆荣教授就该论题建立了四个认知原理:第一,中国的“藝”与“農”同源,是从传统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第二中国的“農—藝”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述系统第三,中国的“藝”原生形态、原始形貌与农相属、相连,“藝”的本相、本义为种植第四中国的“藝”不独寓于“農”,也藏于“技”,“農—藝—技”一体不啻为难得的农业遗产、文化遗产艺术遗产

最后,彭教授为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升华,他指出中华文明浩浩泱泱,既有旷世成就的“農”,亦有生生传世的“藝”,还有贡献于世的“技(术)”。“農—藝”一体构成了中华艺术之根本,中国的“藝術”经历了数千年的流传,在西方艺术舶来之前早已形成认知体系、知识体系和表述体系,吾辈须好生承继之。

审校: 史莹子

审核:董晓辉

终审:迟燕琼